行业动态

无人机机场在疫情防控中的实战探索

2022-05-07   浏览次数:11053

夜间,一架边防巡逻无人机正在沿海岸线进行巡查。巡查人员发现,在回传的红外画面中,出现疑似偷渡人员影像,随即抵近侦察。确认为偷渡人员后,通过政策宣导、喊话驱离。见目标想要向内地一侧快速逃离,边防人员一方面利用无人机跟踪捕捉目标位置,另一方面通知最近的巡逻队,很快将偷渡人员控制,并按规定处理。


这并不是电影画面,而是刚刚发生在深圳福田口岸附近的真实案例。巡查人员之所以快速完成发现-追踪-取证-查处的全流程执法,是因为无人机机场等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

什么是无人机机场

所谓“无人机机场”(也称为无人机机库,或无人机机巢),是指为专为无人机设计、专用的停放场所,通常包括机场舱体、升降平台、自动归中系统、自动充电系统、气象站、UPS、工业空调等。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无人机机场,其主要功能有自动起降、自主充电、自主巡检、一键起飞、精准降落、实时气象探测、实时数据传输、飞行航线规划、机场(含无人机)状态检测和控制、远程监控等。


疫情防控中的难题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最新消息,目前全国疫情处于高位平台阶段,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精准”措施最核心的精髓是四个字:快速、有效。


然而,在防控一线,往往由于人员结构复杂,人口密度大,部分居民防控意识薄弱,防控难度很大,不戴口罩、在楼顶或空地聚集、封闭小区翻越围墙和栅栏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人工巡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效率低下,难以实现严格封控的效果。


无人机及无人机机场的优势

与传统的人工巡查相比,无人机有明显的优势。


效率高——人工巡查,其有效感知范围只有几十米,在建筑物密集的社区,甚至只有十几米。而飞在空中的无人机,可以无视地面障碍物的阻遮。配备变焦相机,可以清晰发现一百多米外的人员聚集,覆盖范围是人工巡查的十倍以上。

功能强——无人机巡查,还可以通过载荷的更换、技术的迭代,实现功能和效率的持续升级。比如在夜间,搭载分辨率达到1K的红外设备,可以拥有极强的夜间探测能力,能够对一切具有热源的生命体进行捕捉。即使在完全漆黑的夜晚,也能够为执法人员回传高清影像,帮助其快速研判可疑目标。

无人机机场的使用,更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的技术优势,并带来更大的效率提升,更低的运行风险。


第一,无人机机场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在疫情防控一线,防疫工作者往往更容易被感染,在外场作业的无人机飞手也是如此。而无人机机场的运行,不需要任何人“到场参与”,即使需要人工干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百里之外”的指挥中心室内,利用数据网络,通过无人机机场管理平台操作,完全避免了人员接触,自然也就降低了感染风险,更不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第二,机巢的投入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没有了人工飞行、手动充电等环节,就可以忽略人员劳动强度等因素,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巡查,效率提升数倍以上。



第三,通过无人机机巢管理系统,将固定摄像头,无人机及地面执法人员有效整合,形成立体防控系统。监控发现目标后回传信息并告警,自动机场启动无人机巡查,对威胁目标喊话、拍照录像取证,同时将告警信息推送到最近的执法人员移动设备端,执法人员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坐标快速到位,进行现场执法,最后全部数据通过系统上传云端,用于后续处理及大数据分析。通过多机组网,全局联动的业务模式,可实现实现“一屏观全局”,“一网管全市”的目标。


案例:深圳疫情防控中的无人机机场应用

今年三月初,为响应深圳市疫情防控需求,普宙科技协助深圳市福田区相关部门,利用无人机机场搭配工业级无人机及红外智能载荷,进行打击偷渡边防巡查、防疫政策宣导喊话、隔离区人员监控等工作。



部署在建筑楼顶的无人机机场,成为了疫情防控战役的重要阵地。一方面,机场内的无人机实现全天候作业,即使在夜间也不停歇,多次发现并制止夜间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全体机巢工作人员均采取不在场作业,即使在深圳市完全限制人员流动的一周时间内,也不影响无人机巡查的进度,更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感染的风险。管理人员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即可掌握全部无人机回传影像,快速高效地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



此次深圳市对无人机机场的使用及取得的成果,将进一步促进无人机机场的快速发展。接下来,无人机机场在森林防火、城管巡查等场景将有更深入的实践探索。随着无人机机场在各地区、各行业网格化、针对性的部署,以及无人机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无人机将以更加智能的状态,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防控一线,往往由于人员结构复杂,人口密度大,部分居民防控意识薄弱,防控难度很大,不戴口罩、在楼顶或空地聚集、封闭小区翻越围墙和栅栏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人工巡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效率低下,难以实现严格封控的效果。

无人机及无人机机场的优势

与传统的人工巡查相比,无人机有明显的优势。
效率高——人工巡查,其有效感知范围只有几十米,在建筑物密集的社区,甚至只有十几米。而飞在空中的无人机,可以无视地面障碍物的阻遮。配备变焦相机,可以清晰发现一百多米外的人员聚集,覆盖范围是人工巡查的十倍以上。
功能强——无人机巡查,还可以通过载荷的更换、技术的迭代,实现功能和效率的持续升级。比如在夜间,搭载分辨率达到1K的红外设备,可以拥有极强的夜间探测能力,能够对一切具有热源的生命体进行捕捉。即使在完全漆黑的夜晚,也能够为执法人员回传高清影像,帮助其快速研判可疑目标。



无人机机场的使用,更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的技术优势,并带来更大的效率提升,更低的运行风险。

第一,无人机机场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在疫情防控一线,防疫工作者往往更容易被感染,在外场作业的无人机飞手也是如此。而无人机机场的运行,不需要任何人“到场参与”,即使需要人工干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百里之外”的指挥中心室内,利用数据网络,通过无人机机场管理平台操作,完全避免了人员接触,自然也就降低了感染风险,更不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第二,机巢的投入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没有了人工飞行、手动充电等环节,就可以忽略人员劳动强度等因素,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巡查,效率提升数倍以上。


第三,通过无人机机巢管理系统,将固定摄像头,无人机及地面执法人员有效整合,形成立体防控系统。监控发现目标后回传信息并告警,自动机场启动无人机巡查,对威胁目标喊话、拍照录像取证,同时将告警信息推送到最近的执法人员移动设备端,执法人员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坐标快速到位,进行现场执法,最后全部数据通过系统上传云端,用于后续处理及大数据分析。通过多机组网,全局联动的业务模式,可实现实现“一屏观全局”,“一网管全市”的目标。

案例:深圳疫情防控中的无人机机场应用


今年三月初,为响应深圳市疫情防控需求,普宙科技协助深圳市福田区相关部门,利用无人机机场搭配工业级无人机及红外智能载荷,进行打击偷渡边防巡查、防疫政策宣导喊话、隔离区人员监控等工作。


部署在建筑楼顶的无人机机场,成为了疫情防控战役的重要阵地。一方面,机场内的无人机实现全天候作业,即使在夜间也不停歇,多次发现并制止夜间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全体机巢工作人员均采取不在场作业,即使在深圳市完全限制人员流动的一周时间内,也不影响无人机巡查的进度,更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感染的风险。管理人员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即可掌握全部无人机回传影像,快速高效地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


此次深圳市对无人机机场的使用及取得的成果,将进一步促进无人机机场的快速发展。接下来,无人机机场在森林防火、城管巡查等场景将有更深入的实践探索。随着无人机机场在各地区、各行业网格化、针对性的部署,以及无人机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无人机将以更加智能的状态,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上一篇: 应急救援黑科技——手持式电磁抛投破窗器

下一篇: 部队多媒体融合指挥调度方案|“指挥实时化、监控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