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州特警大家并不陌生,全副武装“PTU”+机动灵活“轻骑兵”的巡逻模式时刻震慑着不法分子,守护着大家的平安。7月21日,郑州晚报刊发《“水里好像漂着一个人”,3名特警和两名路人跳水急救》的文章,让读者们不禁送给郑州特警“男神”的称号,现在就让郑州晚报记者带着大家走近“男神”,看看这些敢于随时“亮剑”的“男神”是如何炼成的?
7月28日上午11点,郑州晚报记者在郑州东站看到一组正在跨立待警的三名武装特警,三人分别佩戴着92式手枪、79式微冲、18.4防暴枪,再加上伸缩警棍、催泪瓦斯、手铐、手电筒等装备,平均负重20多斤的他们早已在烈日下大汗淋漓,湿漉漉的衣服紧贴着身体。
特警李静华告诉记者,他们每个小时前20分钟到定点单位跨立待警(定点执勤),后40分钟则到医院、政府单位、学校、背街小巷等区域进行机动巡逻。
“我是早上7点多从单位出发的,到现在已喝了3瓶水,可能天热出汗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想去厕所。”李静华说。
“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反恐,但又不像电影桥段里演的那样刺激,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平静中度过的,但平静不会让我们有丝毫懈怠,作为郑州警方的‘尖刀’,我们对巡逻、训练不敢有丝毫马虎,无时无刻不在警戒着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深信作为尖刀‘战必胜’。”李静华说。
谈到自己一天的工作,李静华说,他们PTU武装巡逻6点30分吃早餐,队里的伙食有鸡蛋、油条、稀饭等还是不错的;7点,开始整理装备、洗车;7点20分,在统一集合出发仪式后,上路开始一天的工作。
李静华说,在没有警情的情况下,我们就力所能及的有求必应,像帮老人修理电动车、清理道路上的倒树、送迷失老人回家、爱心送考……都是我们经常做的。
下午,在交接班后返回队里,一般再进行三四个小时的体能、枪械、团队组合等贴近实战的训练。
15时许,记者来到了郑州市特警支队,在训练场上,有的人正在徒手攀爬绳索,有的人正在进行格斗比武,有的人正在单杠上练起“大风车”翻转……伴随着“哒哒”的枪声,记者来到了特警队地下射击训练场,只见一名特警对枪支进行分解组装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25米以外的子弹箱,迅速将8粒子弹装入两副92式手枪弹匣内,然后,再跑到20米外的“掩体板”转上三圈,最后,对准7米外的靶心进行射击。
“我们的队员要像这样训练两三个小时,打上上百发子弹,很多人手指都一次一次扣破。”郑州市特警支队一大队四中队中队长甄银辉介绍说,这种训练主要考核队员们移动射击的能力,枪械已经是我们训练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求每名队员都要熟悉运用枪械,在关键时刻一击即中。
一大队四中队特警孙华兵2003年入警,2007年进入特警队伍。今年6月份,孙华兵有了二胎,可孩子因为头部有病,刚出生便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而且隔两三天就要做一次穿刺。
因为队里刚招了新警,孙华兵担负着训练新警的任务,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他一直坚守着工作。直到6月底,一大队教导员张军战才知道他白天执勤和训练新警后,晚上还要赶往病房守护孩子,这才强制让孙华兵休了假。
这只会郑州特警故事的冰山一角,你们觉得这些守护大家的“男神”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