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市场迅猛增长,如今无人机在航拍、测绘、送货、救援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还有"麻烦",影响航空秩序、闯入敏感区域等这些现象,更多地也带动了周边衍生行业的迅速发展,除了无人机配套设备和服务商之外,也给反无人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民用无人机"黑飞"问题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开发与制造成本的降低,无人机行业发展迅猛,民用无人机正在"默默潜入"娱乐、物流、新闻、搜救、能源、遥感测绘等领域,成为普通人就能拥有、享受的"生活用品"。截止2015年国内从事无人机研发和生产销售的企业超过了400家,对于消费级无人机的操作人员需求总量超过了10万,我国拥有相关机构颁发的具有无人机合格证的操作人员仅为2142个,每年差不多都有2万架无人机处于黑飞状态。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控手段及反制手段的缺失,致使无人机黑飞已经成为了棘手的国际化的社会问题,由无人机黑飞所牵扯出的各类事件总是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也一次次叩问着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无人机的无序甚至违法使用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隐私侵犯和潜在威胁,也给社会安保带来了巨大的新挑战。
目前在全球已发生多起无人机非法进入敏感空域事件,如美国白宫、日本首相府、民航及军用机场、福州监狱、春晚录制现场等敏感空域。曾经一段"无人机500米高空偶遇战斗机"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架遥控操作的多旋翼无人机在某城市上空悬停拍摄,几乎与一架正在着陆的战斗机相撞,两者高度最近时距离仅数百米。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回应此事时说,"无人机的违法违规飞行会对国家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甚至空防安全构成威胁,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由于无人机体积较小且在低空飞行,现有的雷达大多不具备相应的探测能力。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任何人都可购买并改装使用。如果被不法人员用于贩毒、走私、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等,将给社会稳定及安全保卫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及安全隐患。
国内外反制现状
目前针对小型无人机的反制措施一般有物理击落、电磁干扰及生物抓捕等。
物理击落一般采用地面肩扛式网枪,如俄罗斯的肩扛式反无人机装置SkyWall100。该设备造型非常像我们在游戏里见到的RPG(便携式火箭筒),通过压缩气体驱动,发射网状捕捉器实现对无人机的捕捉。"炮弹"内置降落伞和磁力装置,在捕获无人机之后能够让无人机丧失移动能力。但物理击落有可能导致目标无人机坠落,给现场人员带来潜在伤害,如果目标无人机携带危险物品,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电磁干扰是通过切断或干扰无人机控制、定位及图传信号,促使无人机返航,离开现场。如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巴特尔开发机构开发的DroneDefender,外形就类似一款手持式步枪一样,其前端安装了发射天线,有效范围400米,这台设备采用无线控制频率机制以扰乱无人机信号,逼停驱散黑飞无人机。该产品首席研究员Dan Stamm说:"它能帮助我们在众多实际场景下免受无人机侵扰,从白宫草坪到海外使馆;从监狱到学校再到历史遗迹皆涵盖于其中。它能够轻松可靠地应对此类威胁。"不过这款最初亮相于去年10月的反无人机设备很快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原因是美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禁止向除美国政府机构以外的实体推广或者销售该设备。
由于无人机使用越来越频繁,各国也是频繁出奇招来应对。荷兰警方同一个名为Guard From Above的公司合作训练老鹰。这些老鹰经过训练,会把无人机当作潜在的猎物。抓捕后带回到鸟巢。虽然训练成本高昂、缺乏稳定性,但刻不容缓的反制需求致使包括伦敦在内的不少城市警方同样都在考虑训练鹰来拦阻"敌对的无人机"。
无人机反制解决方案
应对无人机黑飞问题,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由领域专家、博士组成的顶尖研发团队研制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反制系统,该系统包括Jam系列电磁干扰系统、WarHawk无人机捕捉系统两个部分。
该套系统通过地面电磁干扰,空中打网抓捕,有效解决黑飞无人机侵入敏感空域问题,其工作原理是:当电磁干扰系统切断黑飞无人机控制、GPS、图传信号后,黑飞无人机处于悬停或返航状态。无人机捕捉器快速部署升空,通过机载瞄准系统准确锁定目标无人机,在空中发射一张16平米大网,将违法无人机捕获并运送至指定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该捕获器有效捕获距离15米、有效载荷5-10公斤、续航能力最长可达60分钟,系统安全有效、成本可控、部署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机动能力强。适用于政府应急指挥部门、空域监管部门、公安武警、地方执法机构等,并已经应用于安全保卫、反恐防暴、打击走私、边境巡逻等多个领域。同时该捕捉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更换简易,可作为工业级无人机使用,执行航拍监控、巡线侦察等多种任务,实时图传现场情况至各级指挥中心。
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反无人机系统,能对市面上的主流无人机进行及时的发现、识别、预警,并对"有害"无人机采取措施,实现针对无人机压控信号和导航信号进行双重控制,使"有害"无人机快速、有效地迫降或"被捕"在安全区域外,为我国在民用小型无人机飞行管控方面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反制市场的发展前景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Researchand Markets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反无人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24%,到2022年将创收11.4亿美元。虽然这个市场规模远不及手机、PC等领域,但由于从业者少、竞争小,所以潜力还是很大的。"而且随着消费级无人机的日渐增多,针对此类低小慢的实际需求也迫在眉睫。不少潜在需求客户苦于无人机黑飞带来的情报泄露、安保隐患,积极寻找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未来前景广阔,我们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来和我们一同开拓市场",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说道。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人机的爆发增长带来诸多问题,针对无人机防御反制已经成为市场新的需求。自古有"矛"便有"盾",无人机和无人机反制相互制约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所以,单纯从市场角度来看,无人机反制企业会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但是综合政策、无人机行业发展等多方面来看,未来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