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出口情况
中商情报网讯,民用轻型飞机及航空器(商品编码为88022000,以下统称“无人机”)是近年深圳市出口增长强劲的商品之一。据海关统计,2016年8月份,深圳市出口无人机4.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快速增长39.9%。
(一)8月份出口值继续保持高位。2015年以来,深圳市无人机单月出口值持续快速增长,今年4月份单月出口达5.2亿元人民币的历史峰值,之后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月度出口值4亿元左右高位,8月份出口值增速有所放缓,当月出口4.3亿元,同比增长39.9%,环比减少9.4%。
(二)一般贸易方式占比超5成且增势迅猛,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出口下降。8月份,深圳市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3亿元,激增9倍,占同期深圳市无人机出口总值的(下同)54.6%;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无人机1.6亿元,快速减少44%,占37%。同期,以加工贸易出口3586万元,去年同期无记录。
(三)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且对美国、欧盟出口迅猛增长。8月份,深圳市无人机出口美国1.6亿元,激增3.1倍,占38.5%;出口香港地区1.5亿元,快速减少37.3%,占35.8%;出口欧盟0.6亿元,激增2.4倍,占15%。
二、行业发展分析
外媒报道称,2015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竞争越发惨烈。行业数据指出,DJI大疆创新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NO.1。2015年,售价在400美元到1500美元(RMB 2660元-9990元)之间消费级无人机来讲,大疆创新占领了世界77%的份额,位居第一。
最新的排行榜显示:国内无人机的十大品牌分别为大疆创新公司、零度智控公司、Xaircraft公司、PowerViroment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所、亿航智能技术公司、普洛特无人飞行器科技公司、中科遥感信息科技公司、智能鸟无人机公司及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这些中国无人机,前五家公司更是进全球前十。
三、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与预测
据国家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大陆出口无人机89.1万架,同比增长427.2%;出口金额5.15亿美元(约合3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30.6%。出口主要地区依次是香港、北美和欧盟,出口平均价约折合3670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香港的40%又转口到北美和欧盟。2015年中国大陆 进口无人机14.5万架,同比增长1350%;进口金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83.3%。进口平均价约折合4817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大约有400个无人机制造商,供应全球70%的无人机需求市场。
2015年中国大陆无人机市场总规模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5%。预计2016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超过96亿人民币,到2018年将超过190亿人民币。2014年国内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规模为15亿元RMB,2015年约23.3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将保持6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元人民币。
四、国内无人机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据中国21家无人机上市公司2015年财报显示,中航机电营业收入位居榜首,其次是航天通信公司和中国卫星。
2015年无人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排行榜

在净利润方面,去年有4家无人机上司公司出现亏损。中航机电利润以47753.62万元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卫星和宗申动力,净利润总额分别是44417.21万元和44312.83万元。
2015年无人机上市公司净利润收入排行榜
文中行业数据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情报网
五、专利情况
2002-2015年7月,国内与无人机相关的专利申请15245件,其中,发明型技术专利占57.39%,新型专利占比37.48%,外观专利占比5.13%。无人机行业相关权利申请最多的是成都好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专利数1186件。其次为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专利数944件。
无人机行业相关专利申请人构成情况(单位:件)

六、军用相关情况
我国从事军用无人机行业的单位有300多家,其中规模比较大企业有160家左右,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目前在研和在用的无人机型多达上百种,小型无人机技术逐步成熟,战略无人机已试飞,攻击无人机也已多次成功试射空地导弹。
2014年无人机销量约2万架,预计到2020年中国无人机年销量将达到29万架。未来几年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201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40亿元。从发展前景来看,无人机已经应用在航拍、快递、灾后搜救、数据采集等领域,表明无人机的发展潜力巨大。和国际市场相似,军用和出口(出口基本是军用无人机)这2个市场是中国无人机行业最主要的两个市场,合计贡献行业90%收入来源。即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产值=9:1。
中国无人机市场结构图(单位:%)
近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无人机研制领域原有的竞争格局渐被打破,市场格局正处于巨变和重塑的过程中。粗略统计国内当前至少有4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校生产或正在研制无人机产品。根据类型不同,大致可划分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校和民营企业三个阵营。未来10年,我国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将由2013年的6.2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亿美元,十年(2013-2022年)需求总额将超过134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15.57%。
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

根据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占比,目前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在30亿人民币以上。目前,美国作为无人机发展的领头羊,已发展出了多种机型,其功能也实现了很大的扩展。而在作战方式上,美军无人机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作战方式,正在向中继通讯、情报搜集、电子对抗、空中打击四大职能转变。与美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国内在无人机研制能力、技术水平方面有10年左右的差距,而在应用水平则有15-20年的差距。
中国的无人侦察机,现在主要用于边境巡逻,首先是中朝边界,其次是与日本、越南存在争议的岛屿地区,同时监视一些边境地区。长虹-1(无侦-5)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2年11月28日首飞,1980年定型正式装备部队。无侦-5型无人机曾在中越边境战争中使用过。目前,“翼龙”已经装备部队使用,同时,“翼龙”无人机获国家出口立项批复,逐步走出国门。“翔龙”是为了满足军队未来作战的需要,完成平时和战时对周边地区的情报侦察任务,为部队准确及时地了解战场态势提供有力手段,资料显示“翔龙”将在近期装备部队。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无人战斗机研制也刚刚初见成效,尚未实行装备部队的目标。综合海外媒体信息,中国准备在今后数年内再专门建设一批无人作战飞机基地,其中两个己经开始建设,另外11个还在计划之中,且均分布在沿海地区,隶属国家海洋局。未来中国军队会继续在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就意味着更多高智能军队装备的投入使用,而无人战斗机则是替代传统的有人战斗机的有效途径。因此,即使未来我国不会面临战争,但全球小范围内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无人战斗机海外需求前景较好。
1985-2015年中国军队裁军情况(单位:万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
中航工业2015年经济规模保持稳定,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2亿元(合并口径),同比下降1.6%,扣除融资性贸易业务,同比增长6.2%,实现利润(收益)173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EVA50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到2015年底,集团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176亿元,增长14.8%。
2015-2015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经营状况(单位:亿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无人机系统工程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无人机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实体,九院无人机事业部下辖南京猎鹰、重庆巴山、北京航天电子等数家单位,分别担负无人机惯导、飞控等机载设备的研制。子公司南京猎鹰则负责无人机平台及部分的系统总装工作。
2015年,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1亿元、利润总额15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4.7%和26.2%。
2013-201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营情况(单位:亿元)

根据近年来的采购情况,初步估算国内无人机市场的年销售额近5亿元,每年用于研发与采购的总金额不到10亿元,仅占到当年国防经费中装备费的约0.5%。由此衡量,当前我国无人机的应用水平仅相当于美国1990年代中前期的水平。这一较低的起点也意味着对国内无人机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可以抱有较大的期待。美军近十年对无人机成功的运用和发展为全球各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虽然国内尚未充分具备促成2000年后无人机在美军跨越式发展所需的全部条件,但相信随着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至多3-5年之后,国内无人机领域就将进入批量采购和应用的阶段,市场规模可望实现年均30%以上的加速增长。
由于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很多民用领域对无人机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小型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国土资源监测、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由于小型无人机的航空特性和大面积巡查的特点,在洪水、旱情、地震、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实时监测和评估方面特别具备优势。目前装备部队的无人驾驶飞机,由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培训维护难,因而主要为军事需求服务,缺乏针对民用需求订制,民用领域尚未真正推广应用。已有企业忙于军品,民用领域基本空白,但民间应用正在逐步渗透。从民用来看,航空遥感、灾情监报、矿藏勘探、数字中国建设等都需要大批量地使用无人机。未来10年内民用无人机市场的销售额可达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