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用“无人“的思维来监管无人机靠谱吗?

2016-12-12   浏览次数:6560

据报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无人机数量超过2万架,一半以上没有拿到无人机驾照,处于“黑飞”状态。无人机引起的安全问题引人关注,如何驯服“黑飞”无人机,建立怎样的秩序管控,成为相关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随着无人机的功能逐步多样化,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以及民众消费水平的提升,无人机市场确实呈现井喷式发展。上万架“黑飞”无人机,听起来有些可怕,不过需要理性看待的是,“黑飞”的无人机未必一定就是麻烦制造者,也可能是法规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假如用繁琐落后的规章要求越来越普及的无人机,就难免削足适履,不能起到良性的监管效果。

对于一个处于发展期的新行业,监管要及时关注可能引发的问题,并拿出应对方案,如果太过僵化,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阻碍行业的发展。无人机应用广泛,在很多领域可以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不仅航拍、快递等民用领域,一些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开始使用无人机。

在这些能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无人机的使用逐渐频繁,但按照现有规定,每次飞行之前都要申报,这显然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也是很多无人机“黑飞”的重要原因。所以,面对“黑飞”现象,不能简单强制无人机按滞后的法规去申报执行,而是需要通过调整法规、通过创新的技术,以实现更科学的监管,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

无人机虽然造福很多领域,但也确实会带来一些新麻烦。因为其飞行区域不明确,可能导致侵犯隐私、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另外,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无人机还可能带来不同的问题。比如靠近机场、军事保密区或者人口稠密区等,无人机的活动范围显然要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之前北京就有要求,六环内禁止无人机飞行,这样的地方标准只能由具体城市因地制宜。

由此可见,对于无人机的监管,相关部门需要及时跟踪行业动态,对于共性的问题,拿出全国性的法规,同时留下足够的空间给行业协会或者地方监管。在这些过程中,当然也要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多一些“无人”思维,比如报道中提到的“电子围栏”“无人机云”等,让无人机可以自动识别禁飞区,同时保证无人机的大数据都能在相关部门的掌握下,如此才可以保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监管全覆盖。变事先管控为事后追责,既不影响行业发展,又尽可能避免野蛮生长,这才是最理想的监管。

上一篇: 【大数据】每周安检、排爆标讯一览表(第二十六期)

下一篇: 守门神荣获“公安系统警用装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