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展示实战基本拳腿法。
11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演示使用非杀伤性防暴武器对骚乱人群强行驱散。
“砰……砰……”两声枪响后,演练场上的射击目标随即掉落。11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共11个国家首都警务部门代表团,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地区反恐怖机构代表参加活动。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承担特警技能演练的任务。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活动配备反恐处突、防爆安检、特种车辆等警用装备近5万件,其中破拆、侦察、排爆等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警队员平均年龄29岁,一线攻坚队员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1200小时,分别具备狙击、散打、攀登、特驾、谈判等专业技能。
而那两声枪响是此次狙击科目演练的项目之一精细目标射击。只见场上一根细铁丝吊着一个木板。狙击手一枪打断铁丝,之后木板掉落,露出后面的两块玻璃板,在它们中间有两公分的缝隙,放置着一个盘子。木板掉落的瞬间,第二声枪声响起,另一位射手从缝隙间将盘子击落。
蓝剑突击队狙击队承担着反恐处突、处置劫持等急难险重任务,是特警的尖刀力量。蓝剑突击队狙击手作为劫持人质处置现场的最后一道防线,责任重大。在曾经发生的某次“劫持人质案”的案件中,狙击手英勇果断,心理素质过硬,抓住有利时机,一枪毙敌,成功解救人质。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警长李警官告诉记者,两块玻璃代表人质,玻璃后面的盘子则代表犯罪嫌疑人,射击的要求是人质不能受伤。
为了准备此次演练,狙击手们早早就开始训练,李警官告诉记者,为了圆满完成展示任务,近一个半月以来,他只回过一次家。“我们是一天三练,每天的训练时间都不低于十个小时。”李警官说,队里所有队员都和他一样,为了此次演练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当中。
11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展示持枪姿态。
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演示使用非杀伤性防暴武器对骚乱人群强行驱散。
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狙击手特警在射击完毕后准备离场。
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摩托队演示双8字绕行。
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支援力量利用直升机到达楼顶。
上海合作组织首都警务执法合作会议特警演练对被劫持大巴车进行攻击。